找到相关内容337篇,用时7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天台宗性具善恶

    了二。这的关系是诸法与实相的关系,是权与实的关系。“言缘必具了正;言了必具缘正;言正必具缘了。一必具即是一,缘了二即具善恶”。那麽,正也就具有善恶。因此,佛与一切众生包括“一阐提”都是...浅谈天台宗性具善恶  正道  一、前言  “天台宗”是依天台宗第三祖智者大师其长时间居住在“天台山”而命明的。而此宗也是智者大师而大成的。今所讲的不是智者大师一个人所说的教理,而是一宗之教义。 ...

    正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4160682.html
  • “一念三千”与“性具善恶”

     但从凡夫众生而言,作恶修恶,必有因果报应,应以恶报为戒。全修即性,性亦具善,精进修善,止恶扬善,才能圆满菩提。由性发修,由修照性,性修不二,统称“佛性”。佛性皆具性德善和性得恶,正佛性是众生本...指导缘因,缘因庄严正,使正佛性 生起胜缘,它们又是空、假、中谛、三千即空了佛性,三千即假缘因佛性,三千即中正佛性,佛性是处于位的称谓,成报果时即为法身、解脱、般若德。   智者大师的—念...

    能 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2960918.html
  • 天台藏教大意探微

    谓:缘无明与行之二,受现在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之五果,缘现在受、取、有之,招未来生与老死之二果。主要说来,沉沦生死苦海之根本,是在惑与业;因此可以说是业惑缘起论。 复次说明菩萨所学六度,即六...根利故不立位次,但阿僧祗间不断烦恼,修六度行,更于百劫间广植福德,名为伏惑行之菩萨。伏惑行者,此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,故偏重二乘本位,菩萨修让不许断惑。 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0163061.html
  • 佛性与顿悟

    。佛性,佛指觉悟,性意为不变。佛性一词,和怯性、实相、觉性、自性、本性、真如、圆觉、如来藏等概念,义一而各异。《大乘玄论》卷称:“经中有名佛性、法性、真如、实际等,并是佛性之异名。”《涅槃经》也说:“佛性有种种名,于一佛性,亦名法性、涅槃,亦名般若一乘,亦名楞严三昧,狮子吼三昧。经中还指出有佛性,即正佛性,了佛性和缘因佛性。《坛经》说:“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3464644.html
  • 略谈《十二因缘》(一)

    支,乃现在世之。约道,爱取二支属惑道摄。有支属业道摄。  十一,生。生指现在世所造善恶之业,必定在四生,  六道中受生。体即五蕴果报色身,由依现在爱取有支为,又引起未来世四生六道中受生,...现在与未来二世因果缘起关系,引  起生死相续过程。无明与行,是能引现世业二支;识,名色,六入,触,受,是所引之五支;爱,取,有,是能生来世果报之支;生与老死,是所生二支。  无明至有前十支,概括为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4865711.html
  • 唐君毅《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》

    生根,甚至变成与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其间道理安在?对此问题,一般有种说法:  第一种即是欧阳修所持的说法。他作本论,倡言佛学之得入中国,乃中国自身原有的学问衰了,魏晋南北朝正是中国原来学术衰落...之足接引佛教输入之义。此种说法并不以为佛学之中国只是中国本身的学术衰落或是有缺憾,而以为亦是中国之学术思想潮流之所趋,本来已可与佛学相接近了。  当然,这种说法也并不是完全冲突的。譬如第一种说法和...

    唐君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3965928.html
  • 智顗学说的传承及湛然对天台宗的发展

   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不谓无情不性,则无情有性之说,是否有背言?关于这一问题,湛然乃接过智顗佛性之说,认为有情有性是为入道方便而设有权教,是仅就正以说佛性;但正、了、缘因皆是佛性,互具,通为一性;若正性有,则缘、了俱有;故无情有性,乃是在互具因而一性体遍意义上的究竟实说。正性既为遍一切处,则普遍涵摄一切有情无情,如《涅盘经·迦叶品》云:“众生佛性,犹如虚空。非内非外。”“虚空何所不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966217.html
  • 以《宗镜录》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

    二空所显真如。” [38] 这样,佛性也就是体现于众生之中,并作为一切众生脱凡入圣的本体论依据的真如空理。《佛性论·显体分》中又以解释佛性。佛性乃众生体证佛果的可能依据,包含应得、加行和圆满类。《佛性论》说:“应得者,二空所显真如。由此空故,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,乃至道后法身,故称应得。加行者,谓菩提心。由此心故,能得三十七道品、十地、十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2867027.html
  • 论宗重要著作

    观性门、观因果门、观作者门、观时门、观生门等,以发挥大乘空观。  《百论》提婆菩萨作,婆薮开士释,鸠摩罗什译,共二卷。全书共分十品,即:舍罪福品、破神品、破一品、破异品、破情品、破尘品、破中有果品...、“论迹义”五章。  二谛义:阐明真俗二谛之义,并概论南北朝佛教界的问题,是论宗最重要的教义之一。  八不义:揭示“不一、不异,不常、不断,不来、不出,不生、不灭”之义。  佛性义:阐明佛性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667620.html
  • 清净道论·序品

    显示的。现在来略释本论最初的颂意: “住戒”,即安住于戒中。这里指圆满(受持)戒律的人而称为住戒者,所以圆满戒律便是住戒的意义。“人”是有情。“有慧人”,是由业生结生的慧,为有慧者。“修习...的行者。“心慧”,即止观。这便是说有勤智的比丘,既持戒而又修止观的意思。当知在这一颂,世尊是用戒定慧三门显示清净道的。 进一层说,这颂也是阐明学,种善教,为三明等的近依(强),避二边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467941.html